作者:王一惠 福建泉州一中 高一

更新时间:17-08-31 | 作者:枫叶新希望杯 | 点击量: | 来源:枫叶新希望杯
爱卿如柳
福建泉州一中 王一惠 高一 指导老师:王惠雄
 
  “便纵有千种风情,更与何人说……”十里亭外,醉看江南雾霭沉沉,朦胧了去处,只有远处几只木舟在江面上飘荡。仿若他辗转在这人世沉浮。于是,穿越千年弥漫的尘雾,我望进他的眼眸,深沉而哀伤,苍凉而凄苦。对萧萧,暮雨洒江天,一番洗清秋。
  一千多年前,他自优美的武夷山下走出,带着一腔热血,满怀报国夙愿,告别了众人,志气扬扬。十八岁开始了科举之途,却屡屡为词所累,科场失意的他心有愤懑,写下了“青春都以饷,忍把浮名,换了浅斟低唱。”不想被仁宗皇帝听闻,触怒圣颜,一句“何要浮名,且填词去”便断送了他的锦绣前程。也只得打着“奉旨填词柳三变”的招牌,开始了流连青楼,漂浮不定的人生。
  比起同时代的苏轼,秦观等人,柳永尤其显得落魄潦倒,但他对于词坛的贡献却不输于任何一个人,甚至尤甚之。他开创了慢词的新形式,打破了以往小令独领风骚的局面,其词语质朴,音律委婉和谐,韵调优美,连苏轼也不禁夸其词“唐人佳处,不过如此。”更是出现了“凡有井水处,即能歌柳词”的盛况,其流传度之广,实令人惊异。
  但是,声名在外的柳永却是寂寞的,悲凉的。仕途不顺,受尽排挤,极不受人待见,但柳永又何其幸运,他远离了官场的尔虞我诈,深入民间,更加契合劳苦大众,又赢得了李师师等众妓的真情与理解,尽管一生穷困潦倒,四处漂泊,但对于他放荡不羁的性格来说何尝不是最好的结局。常道天意无常,但是上天如此的一番安排又何尝不是煞费苦心?我们都遵循着自己的人生轨迹,既然无法做到斗转星移,不妨背起行囊,无奈也好,豁达也罢,去博个桐花万里,坚定地过我白衣卿相的人生,做我“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”的宦游人。
  我看见了,在春光烂漫的日子里,他于崎岖的山路上一路高歌,或者属于自己的精彩。即使前方路途茫茫,也绝不放弃前行的希望,他的词依旧毫无顾忌地抒发他的真情,歌唱他的执着。在歌妓曼妙的舞姿和轻柔的歌声中,我望见他微笑伫立,尽管眼前弥漫着水雾,身形瘦弱却从不曾为风雨动摇过半分。
  时光越过千年,许多的王孙贵胄,风流人物都被历史的烟尘所覆盖,化作了一抔黄土,而我们却心念着柳郎,沿袭着吊柳会,他的词久久流传,他一直都在人们的心中鲜活地跳动着。
  又是一年清明时节雨纷纷,仿佛在千年之后,依旧在耳边回想着那优美的旋律,仿佛看见那身形曼妙,钗揺翠响的红颜知己们在你坟前轻舒玉腕,按弦调歌,清唱道:
  乐游原上妓如云,尽上风流柳七坟。可笑纷纷缙绅辈,怜才不及众红裙。
  诗当学杜诗,词当学柳词,柳郎,这声声切切的呼唤,你可曾听到?
 
点评:此文浸润了小作者对柳永深厚的感情,可谓又一柳永知音矣,其情亦深。